为了开阔研究生同学视野,促进优秀科研成果交流,实现共同进步。2020年11月25日下午2:30在公字楼334室举办了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八期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此次会议由闫宁宁和华东鹏分别主持;华东鹏,王碧琳,朱雷,闫宁宁分别作了学术汇报;汇报内容引起同学们对相关问题的热烈讨论,取得了以交流促进步的良好效果,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首先,华东鹏硕士通过分子动力学(MD)模拟研究Cu80Zr20 (A)/Cu20Zr80 (B)非晶/非晶纳米层压板的纳米压痕变形行为,发现非晶/非晶纳米层压板的机械性能存在很强的尺寸效应;通过分析剪切应变和原子位移矢量,发现当层厚小于1 nm时,界面强化效果显着。当层厚大于1 nm时,纳米层压板的力学性能主要由表面层贡献,这在评估纳米级的机械性能时不应忽略。
参考文献: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433220303019
其次,王碧琳硕士基于热扩散理论,设计了Zn梯度分布的多壳ZnS/CoS2二硫化物微球,通过调节加热速率并控制与多壳光催化剂相适应的不同元素的扩散系数来调节Zn分布,该微球表现出了显著的氢气产生速率8001 µmol g-1 h-1,这是Zn具有良好分布的普通多壳ZnS/CoS2颗粒的3.5倍,非多壳型ZnS和CoS2混合颗粒的11.3倍。这项工作首次证明控制半导体中不同元素的扩散速率是同时调节形态和结构以设计高效光催化剂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enm.202001575
接着,朱雷博士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纯Ti中间层对TiAl和Ti2AlNb合金在不同连接时间条件下进行了扩散连接,发现了扩散连接接头反应层可分为四层,分别为靠近TiAl一侧的单一粗大的α2相;界面单一细小的α2相;靠近Ti2AlNb一侧的α2+β两相区;靠近Ti2AlNb一侧的α2+β+o三相区;随着连接时间的增加,接头的抗拉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在工艺参数为1000℃-20MPa-90min条件下获得了最大的抗拉强度281MPa,是未添加中间层接头强度的1.8倍。
参考文献: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598-020-01548-5
最后,闫宁宁博士以CNTs为碳源,ZrCl4为锆源,采用热蒸发工艺原位合成直径在130-290 nm的ZrC纳米线,其生长遵循VS生长机制,且制备温度为1400℃,纳米线转化率为76.5 wt.%。ZrC纳米线经1700 ℃热处理后,线状形貌基本未发生变化;经2450 ℃热处理后,纳米线转变成晶须,长径比降低但仍保持线状结构。
参考文献:https://ceramic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ace.17206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在同学中反响热烈,学术激辩氛围浓厚,跨专业交流得到了充分发挥,学术热点问题得到了充分讨论。通过此次学术会议交流,拓宽了领域眼界,为更多的跨专业交流提供可能;精彩的汇报不仅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指导,合作奋斗,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