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管材成形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7月28日在古城西安隆重开幕。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全国50余家高校院所及企业单位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会议主题为“管材成形技术前沿与挑战”,会议邀请了知名学者、专家做邀请报告,并开展了管材制备和管材成形专题技术研讨、产品展示、技术参观等。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管材成形技术会议常设学术委员会主办。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李恒教授主持开幕式,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鑫教授致欢迎辞。
7月28日上午开幕式结束后,西安交通大学赵升吨教授、宝钢首席研究员陈新平、燕山大学赵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韩聪副教授分别做了“塑性成形装备的智能化探讨”、“基于零件和工艺的液压成形用钢板材料”、“平面弯曲弹复理论及其矫形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汽车轻量化构件内高压成形技术与装备”的大会主旨报告。
赵升吨教授在报告中简介了中国智能制造专项以及中国工程院关于材料成形智能化的战略研究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智能制造的内涵以及智能机器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的三大基本要素的核心思想,论述了工业1.0到工业4.0这4个不同工业时代的塑性成形设备及其特点,探讨了塑性成形设备智能化分散多动力、伺服电直驱、集成一体化的三大实施途径以及在典型智能化塑性成形装备的应用情况。陈新平首席研究员针对汽车轻量化的结构设计、材料应用、工艺开发,从材料供应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约束汽车用管件液压成形技术发展的技术瓶颈,介绍了宝钢近年来所做的尝试和努力,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期望。赵军教授介绍了平面弯曲弹复理论及其在矫形工艺中的应用研究,总结提出平面弯曲弹复理论为各种型材的矫形工艺建模奠定了基础,依据矫形工艺的理论模型,可实现矫形工艺参数的优化,结合检测技术和控制技术,可实现工艺过程的智能化;基于矫形工艺的理论模型,可深化对矫形机理的认识,从而派生出各种新型矫形工艺。韩聪博士从内高压成形技术的特点与挑战、流体高压成形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大型数控内高压成形装备与复杂模具的进展情况以及哈工大在内高压成形装备方面所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汽车轻量化构件内高压成形产业应用情况、内高压成形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预测等6个方面对内高压成形技术和应用背景做了介绍。
7月28日下午,由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丁士超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孙朝阳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孙志超教授、重庆大学温彤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训忠副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徐勇副研究员、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伟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艺师李光俊、南京理工大学杨晨副教授、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朱宝辉高工、运城学院王付杰副教授分别做了大会特邀报告。报告题目分别是“一种新型冷弯成型技术—链模成型技术”、“双金属冶金复合管的元素扩散行为研究”、“管坯轴压失稳起皱行为及潜在的应用”、“管材的柔性成形技术”、“难变形管材三维自由热弯曲成形关键技术研究”、“基于材料特性的新型液压成形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基于金属塑性成形理论的导管精密弯曲成形技术研究”、“基于知识工程的导管智能工艺设计系统开发与应用”、“微型管件液压成型工艺”、“高性能钛合金管材制备技术研究进展”、“三辊斜连轧新工艺的原理及实验”。
7月29日上午,与会代表对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交流。
在会议进行过程中,与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高校学生代表围绕管材成形前沿技术和挑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现场高潮迭起,场面十分热烈。本次学术研讨会的顺利召开,对推动我国管材成形领域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促进产学研用学术交流和合作,增强领域内学者间的思想交流碰撞具有重要意义。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高性能成形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分会、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精密热加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西工大-成飞导管精确制造联合研究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