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单位概况
    • 实验室概况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组织结构
    • 学术委员会
    • 专家咨询委员会
    • 联系我们
  • 研究队伍
    • 基本情况
    • 两院院士
    • 杰出人才
    • 青年人才
    • 固定人员
  • 科学研究
    • 研究方向
    • 科技奖励
    • 论文专著
    • 专利软件
    • 自主课题
    • 学科建设
  • 研究设备
    • 总体概况
    • 研究平台
    • 分析测试中心
  • 人才培养
    • 优秀毕业生
    • 博士后
    • 在读研究生
    • 留学生
  • 合作交流
    • 开放课题
    • 特邀报告
    • 学术任职
    • 国内合作
    • 国际合作
    • 举办学术会议
  • 运行管理
    • 实验室办公室
    • 规章制度
    • 学术刊物
    • 西安铸造学会
    • 材料研究学会凝固分会
    • 招聘信息
    • 资料下载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动态
    • 学术报告
    • 学术会议
  • 实验室文化
  • English
学术动态 关闭 返回上一级  
  • 首页
  • 单位概况
    • 返回上一级
    • 实验室概况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组织结构
    • 学术委员会
    • 专家咨询委员会
    • 联系我们
  • 研究队伍
    • 返回上一级
    • 基本情况
    • 两院院士
    • 杰出人才
    • 青年人才
    • 固定人员
  • 科学研究
    • 返回上一级
    • 研究方向
    • 科技奖励
    • 论文专著
    • 专利软件
    • 自主课题
    • 学科建设
  • 研究设备
    • 返回上一级
    • 总体概况
    • 研究平台
    • 分析测试中心
  • 人才培养
    • 返回上一级
    • 优秀毕业生
    • 博士后
    • 在读研究生
    • 留学生
  • 合作交流
    • 返回上一级
    • 开放课题
    • 特邀报告
    • 学术任职
    • 国内合作
    • 国际合作
    • 举办学术会议
  • 运行管理
    • 返回上一级
    • 实验室办公室
    • 规章制度
    • 学术刊物
    • 西安铸造学会
    • 材料研究学会凝固分会
    • 招聘信息
    • 资料下载
  • 新闻动态
    • 返回上一级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术动态
    • 学术报告
    • 学术会议
  • 实验室文化
  • English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通知公告
    学术动态
    学术报告
    学术会议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动态 正文

学术动态
李金山教授团队在《Acta Materialia》发表轻质钢重要研究成果
 
日期:2022-12-20 作者: 来源: 已浏览:次
 

实现运载工具轻量化对于建设交通强国至关重要。含中、高Al含量的FeMnAlC奥氏体轻质钢具有低密度和高比强度的优点,是新一代轻量化运载工具的理想备选材料。传统的FeMnAlC奥氏体轻质钢通常含有高Al含量(8–12 wt.%),而Al含量的升高往往会促进有序结构的形成,包括纳米尺度的有序域和κ′碳化物等。这类有序结构的形成可以显著提高强度。但是,高Al轻质钢通常具有较高的层错能,难以产生孪晶诱导塑性(TWIP)效应和相变诱导塑性(TRIP)效应,导致其尽管具有高强度,但是往往呈现出较低的加工硬化能力和塑性。降低Al含量可以降低层错能,并激发TWIP和/或TRIP效应,从而导致加工硬化能力和塑性的提升,但是又会对有序结构的形成起抑制作用,并造成强度的降低。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金山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降Al增Si”的合金化策略,成功解决了FeMnAlC奥氏体轻质钢“强有序”和“低层错能”难以共存的瓶颈问题,获得了一种新型中铝轻质钢(Fe-21Mn-6Al-1C-xSi)。在固溶态下,这种轻质钢的强度、塑性以及加工硬化能力随Si含量的升高(≤3 wt.%)而同时提升,克服了金属材料中普遍存在的“强度和塑性难以同时提升”的困境。并且,当Si含量为3 wt.%时,经过550 °C时效1小时后该种合金会析出均匀弥散分布的纳米级κ′碳化物,导致其在变形过程中形成均匀分布的滑移带,进而使得其在屈服强度达到900 MPa以上时仍具有超过50%的总延伸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金属材料领域顶级期刊Acta Materialia 245 (2023) 118611。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辉辉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李金山教授和赖敏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共同作者包括李金山教授团队的硕士生李万民和博士生张恒,以及德国马普钢铁所的Mohamed Elkot和Stoichko Antonov博士。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52071266, No. 52201141)、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No. cstc2021jcyj-msxmX1189)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No. 2021M702662)的共同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1359-6454(22)00986-7


文案:赖敏杰

责编:王俊杰

审核:蔡利剑

Copyright © 2019   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业大学公字楼345办公室
电话:029-88492374  传真:029-88495106
邮箱:sklsp@nwpu.edu.cn
邮编:710072